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

第六十九個願望:該嚴厲?該寬容?

圖文不符之姪子挖芋頭

    幾天前去影印店列印,聽到一旁資深員工在糾正另一個同仁的工作缺失。「你就是這麼粗心,客人來列印是不是要先給他看初稿之後再印?客人給的檔案不要亂改檔名...,不然到時候出問題了,要算在客人頭上還是你頭上?」聽到這些對話不禁莞爾,好像我平常跟店裡的夥伴講的話。看著那個影印店職員邊被罵邊服務客人,心裡倒是有幾分同情,離去之前好想跟他說「加油」,但最後我還是僅僅一聲「謝謝」就走了。
    
    常常聽到一句話「合理的要求是訓練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」,但這句話放在今天,究竟還適不適合?

    過去從事媒體工作時,我也常常因為同事的粗心或不熟練而咆嘯,甚至不能理解為何他們總能允許自己不斷在小地方出錯?但這樣的咆嘯從外顯到內斂,不是出槌的事情少了,而是我反應出來的爆炸度越來越低了。

    因為,我開始會回想自己菜鳥時,是不是也這個樣子。記得我剛進媒體圈工作時,曾經在採訪後把一支兩萬塊的無線麥克風忘在採訪現場,幸好好心的攝影師幫我打電話給同行一一詢問才找回那支麥克風,很粗心的行為但沒有被斥責,但我牢牢記住教訓了;又有一次借新聞棚錄影,因為快到還棚時間導演卻還沒錄完,導致新聞主播大爆走,新聞部與節目部頓時煙硝味濃厚,我依舊沒有被製作人斥責,但我一樣牢牢記住這件事,也因為他們的敦厚,讓我可以在媒體圈一待就十數年。所以「嚴厲」,是不是一個要求的必要方法?

    店裡有幫客人揪團買菜的服務,生鮮食材的來源是友善耕種、飼養的小農,有時候拿到的蔬果狀態並不如想像的好,甚至是我們自己也不好意思賣的狀態,偶爾,我們自己會把這樣的蔬果吸收掉,但有時候告訴菜咖實情,他們也很樂意理解食材不理想的狀態,還有菜咖很熱情地告訴我們,吃了很多地方的無毒蔬果,還是你們揪團賣的比較好吃。當然,這樣好聽的話讓人很窩心。也有遇到很會買菜的菜咖,一來就挑半天,邊挑邊說:「啊~~你們只有這些種類的菜喔?」「這菜好醜,硬梆梆的...」「我想要挑最綠的...」當下心裡當然明白,消費者在某種程度可以選擇自己想買的東西,但像這種揪團購買的友善食材,有時候不好看、不完美,能不能也包容一點?抑或,如果想挑最美的,是不是應該多付20%,讓買到更醜的蔬果的消費者,可以得到一點優惠?

    或許大家會想,友善種植、友善飼養不一定都很醜,用不用心也是個問題。沒錯!消費者不一定要對不OK的友善食材全盤買單,只是退一步想,即便是用盡全心全力來做一件事,能保證一定會有好的回報嗎?更何況是看天吃飯的農業?但,如果不要求、不嚴厲,是不是就任憑退步、不要求品質了?

    再回歸現實面討論,品質不如理想,是不是因為這個行業願意進來做的人才素質沒有那麼高?抑或通常只是被視為暫時性的落腳工作,所以總是處於缺工窘境?這種勞力密集的工作,「人」是品質的重要關鍵,如何在要求下又留得住人?或者隨著經濟學所謂的供給與需求的挪移,到最後都變成可套用SOP的生產模式存活下來,跟不上時代的就被淘汰?--所以我們小時候可以吃到的食材很多都消失了、味道都改變了,因為要人、要工,但費時費力卻又得不到應得的報酬,還有誰要做?因此,簡化或機械化取代了品質不一的困擾,也省得被要求卻又做不到的挫折?

    演進到這樣的社會,美好嗎?或者,我們這樣不嚴厲,會進步嗎?什麼時候該嚴厲?什麼時候該寬容?我們心中的尺如何拿捏?

    隨之又想到電影蜘蛛人的一句經典台詞:能力越強責任越大」(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),有能力買友善食材的人們,是不是也把寬容視為責任之一呢?

    感謝願意負起這樣責任的人,停下來等待比較慢的人,真的非常不容易!

後記:
心中有個圖像,寬容訓練讓新手變熟手-->一起變強,但也會面臨被挖腳的風險/扶不起的阿斗,白費功夫;嚴厲管教讓新手變熟手-->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,生存的可能可以青出於藍;萬一淘汰的多乾脆向外找已經是熟手的來,可能技術外流或無人願意承接,變成斷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