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第七十二個願望:媽媽自煮運動



    在上報看到蔡依林為同名動畫電影《幸福路上》演唱主題曲的MV,心裡那股多愁善感的情緒彷彿被抽開一般,回想到許多青春歲月時的自己--國中時期翹課卻沒有被發現的失落(咦?)、高中因為成績忽高忽低而被約談、大學因為太茫然而獨自在台灣西半島亂走一個禮拜、社會新鮮人面臨職場潛規則的憤怒...,突然念頭一轉,唉!肚子好餓!

    好奇怪,想到那段歲月為何肚子就餓了起來?喔!因為那時候的我每次遇到不開心又說不出口的事,最想做的就是回家吃東西,我會想念醬燒豬肉、荷包蛋、炒高麗菜、香菇雞湯、番薯籤粥...,很療癒。

    我們家很少說肉麻話,但總是透過食物表達關心。記得小四、小五的時候,可能因為身體底子比較虛,常常會鬧肚子痛,後來我的阿嬤、媽媽早上都會遵照中醫師的囑咐,煮一碗搭配蔘片、枸杞的肉片湯給我喝,喝著喝著果然就好了。有時候胃口不好,但看到地瓜粥總是能喝上好幾碗,就連簡單的一鍋滷肉跟滷蛋,也覺得自己家裡煮的就是比外面好吃。

    吃完,總是會很甘願地繼續出門面對一切,不管是害怕的、憤怒的、委屈的,都比較有能量可以去處理。透過食物傳遞的情感,雖然不著痕跡,卻很強大。

    「好可惜,現在的家庭都不開伙了,如果小孩子未來遇到挫折,他們要用什麼來療癒?」我心裡突然為年輕世代覺得感傷,在想到自己的孩子才九個月大,我能不能也給他這麼棒的支持--在成長過程受的傷,能有個療癒的出口?

    何不組織一個「媽媽自煮活動」呢?讓大家分享成長過程中,和家人分享的有故事的料理,不僅分享故事,也分享食譜跟滋味。

    如果食物能讓一個人不只是一個人,多棒!

    你,可以跟我一起來做這件事嗎?



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

第七十一個願望:出口成食的饕客

金山地瓜真的很好吃!

      周六終於天氣比較轉涼的秋末冬初,有位疼惜我們的大姐帶著他的姊妹淘來用午餐,她的姊妹淘是寧夏夜市最好吃的豬肝湯第三代傳人,兩人都很懂吃。恰巧,我們有當令的金山地瓜,於是炸了一些請姐姐們品嚐,他們愛極。

      「這個番薯好吃!金山地瓜好吃!」接著大姐聊起他跟姊妹淘認識的過程,也是因為美食。「她家的豬肝一點也不會硬,現場吃最好吃,我從小吃到大,算算也五十幾年囉!」在姊姊們爽朗的笑聲中,心裡真是羨慕這樣的回憶--未來,不知道我們的下一代能不能也有這樣的回憶?一個巷弄餐館、耀眼燈光中的夜市、抑或自己家中傳承的味道。


金門酒糟牛也是很多人的記憶中絕美的滋味!

      下午是我們放鬆的時刻,三五好友會來店裡一起喝喝紅酒,聊聊天。其中一位大哥帶來他早上才剛煮好的秋刀魚,味道極好,連骨頭也一咬就化。「因為用醋的關係。」大哥很開心完成一道成功的料理。另一組朋友剛從酒展過來,分享喝酒用的酒杯,「酒杯的形狀決定你口中味蕾接收味道的部位,第一口就影響你對那支酒的感覺。」朋友很專業,但關於葡萄酒的飲食文化也的確博大精深。

      這樣的聊天話題,是我過去想也沒想過的。

      這陣子是三芝筊白筍的產期,我們也在菜單上提供筊白筍的選項,當筊白筍進到廚房,我們的年輕夥伴們居然把筊白筍去殼後,又削掉一層皮,我問:「這樣處理是有原因的嗎?」後來,我又接著想到,會不會這些年輕夥伴其實沒有處理過帶殼的筊白筍?一問之下,果不其然。拜成長於農村所賜,我對農作物的熟悉度比年輕夥伴們多一點,感情自然濃一點,看到筊白筍的皮被削掉了就會非常捨不得,但這樣的情感因為每一個世代成長背景不同而有差異,工商社會化之後,更加明顯。

      為了配合工商社會的模式,我們的飲食內容越來越一致,雖然到處都有異國料理,但使用的食材卻總是那幾樣,上菜市場買到的也是那幾樣,因為要符合吃起來方便、煮起來方便、保存起來方便...,當然,還要具備賣相與流行性,沒聽過的、不知道怎麼煮的、很麻煩的,通常會被打入冷宮。例如,有的人不吃菱角,因為殼不好剝;有的人不吃虱目魚,因為刺多;甘蔗很少直接賣,因為不好咬...,但殊不知在我童年的時候,對我而言這些都是超美味食物。
目前我們正研究如何把好吃的冬瓜加入我們的菜單陣容

      不過,即便擁有這些回憶,進入廚房我們還是得面對現實,只能選擇我們來得及供餐、方便備料的食材入菜,如果想要讓顧客多品嚐其他不同料理,除了鼓勵他們回家自己料理,似乎沒有其他方法。

鹽酥雞與義大利麵結合了!
      所以,很希望我們能成為「出口成食的饕客」,透過我們的描述與分享,讓更多人有意願認識更多飲食的可能性,當然,也希望能透過更多腦力激盪,在我們的餐館裡加入更多元的食材。

      畢竟,吃是一件幸福的事,如果這輩子認識的、品嚐過的食材總是那幾樣,那就太可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