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

第四十五個願望:石碇故事

遊客漸多的石碇,其實,和九份一樣曾經是採煤礦的重鎮。
        石碇,原本靠著大菁以染布凝聚聚落,後來種茶,以產茶維生,日本時代被發現煤礦,日本與基隆顏家合力採礦,因而一度興盛,直到石油、天然氣、進口能源取代本土煤礦,石碇由盛轉衰。

        十幾年沒見的石碇市區的確是繁榮多了,猶記得大學時期初訪,仍是個很難覓食、沒有太多商業色彩的地方,今日,遊客的車輛居然排到市區幾百公尺外、北二高橋墩也粗魯地立在石碇寧靜的土地上。
石碇溪

        說是市區,也僅僅是石碇東街與西街。

        如果沒有刻意觀察,實在看不出石碇曾經是採煤礦的礦區,或許是因為這個城市裡沒有刻意強調,或許是因為我們對建築、歷史不了解(吊腳樓、不見天街、百年石頭厝、淡蘭古道),或許是因為石碇沒有九份一樣,有部「悲情城市」的電影為她說故事。

        再深入認識石碇,突然有一種感覺,石碇,彷彿都是隱身二線的無名氏----一樣產茶,坪林卻擁有盛名;一樣採礦,九份卻是著名觀光景點;一樣賣豆腐,石碇的豆腐卻冠上深坑的名號......。

        是因為難以深入其境的交通?是因為聚落太小不足以人文薈萃?抑或,少了被傳誦故事的機會?

石碇溪溪水清澈
        上網查詢石碇,日本時代台灣文學家呂赫若葬身石碇、基隆顏家也到石碇開採煤礦...,石碇的歷史人文,毫不遜色,儘管今日漫遊石碇的觀光客目的並不非全然為了探訪她的人文歷史,小城底蘊所展發出來的氣質與風貌,多少具有加分效果。想當年一窩蜂看「悲情城市」的時期,對於二二八、五大家族、礦業...等等台灣初期的各種政經時空背景並不了解,但假文青看了悲情城市,接著又追侯導的其他系列電影,例如「好男好女」,其實,絕大部分是看不懂的,因為不懂,所以慢慢地又失去熱度,就像今日我看石碇的似懂非懂,甚至認為過了今日如果不做紀錄,我勢必對這個城市的記憶又會回到「到過,但沒印象」的階段。
紀錄昔日石碇採媒礦的...裝置藝術?
        有時候對於這樣的自己感到苦惱。看過的書,記不得;走過的城市,浮光掠影。總希望自己能夠體驗人生百態,但遺忘,卻是體驗的過程中,最可怕的天敵。但又如何?記憶篩選了我所能理解的人生,當歷練不到火候,存乎心中的自然只能皮毛。

        拜旅遊普及所賜,石碇,必然會越來越商業化,或許她會跟大稻埕、九份一樣,在地人出走,留下的只是為了商業經營而進駐的外地人,勉強仿舊的外觀與不知為何被炒作的美食,老街取代寧靜小城的原始風貌,文創商品應運而生,媒體報導,交通打結...,只希望觀光帶來的壓迫感不要太大,讓安居二線的小城維持神秘感,也希望這座城市能遇到侯孝賢、吳念真這樣的伯樂,為她寫下故事。

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

第四十四個願望:一顆白蘿蔔的對話

一顆白蘿蔔25元的白蘿蔔
    去超市買了一顆白蘿蔔,產地,台灣。

    正在挑選的時候,一位老伯伯湊過來說:「國防部賣得比較便宜。」
    我眼睛一亮,立刻追問:「在哪裡?」
    老伯伯得意地說:「信義路OOXX(聽不清楚的路名)的路口...。」

    一聽到信義路我就打消追問的念頭了,太遠了。

    不過,覺得有趣,老伯伯居然會因為我正在挑選白蘿蔔而與我對話,彷彿鄰居一般。

    前陣子去了一趟龍山寺旁的青草巷,沒有特別目的,只是走走看看。突然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,小時候奶奶總是拿來煎蛋給我們吃,說可以顧胃的一種青草香,於是我走進店裡問老闆有沒有這種草,老闆很開心打開已經曬乾的草準備要賣我,一聽到說要煎蛋,他叫我隔天再上門採購「煎蛋的要新鮮的,乾的不適合。」

    其實,在都市裡頭能和菜販說話的機會已經不多了,尤其像我們這種看起來根本不下廚的臉(我也不會形容,總之,就是一副都市俗的樣子),菜販其實也不太搭理,所以我每次逛市場,都會特地以台語對話,希望拉近距離。現在對食材比較熟悉了,選菜當然會比較熟練,用聞的、用看的...,當然,對於菜販提供的資訊有時也只是笑笑帶過。

    所以,對於主動跟我聊天的老伯伯、建議我買新鮮青草的菜販,我都會特別感到印象深刻,那是小時候跟在奶奶、媽媽身旁幫忙提菜的熟悉記憶,菜販與顧客之間、顧客與顧客之間的對話。

    這種溫度,還可以延續多久?

    傳統市場一間一間收,取而代之的是生冷的生鮮超市,菜都包裝好了,QR code取代菜販告訴你產地資訊,挑選,只能透過包裝正面去判斷,其他被遮住的部分就只能自求多福了,以前廣告說:「電腦挑花生」,現在,電腦能挑的東西可多了,只是少了人情味。

龍山寺旁的青草巷
    這兩天因為悠遊聯名卡壞了,請銀行幫忙註銷並換新卡,為了取得舊卡資訊,來來回回打了幾通電話。不同了,現在銀行電話客服少了,等很久才有人應答,答覆的語調平淡冷漠,內容也缺東落西。「建議你們提供正確資訊,以免之後詢問的客戶向我一樣來來回回打了多通不必要的電話。」我把打過多通電話的心得跟電話彼端的客服說,他的反應很不耐煩(或害怕我客訴?),彷彿我給他們添麻煩。

    覺得現在的消費關係很奇怪,習慣了不碰面的網路消費,一旦卡片或載具出了狀況,處理時特別麻煩,也可能不知不覺喪失權益,不過,大家好像比較偏好這樣的關係,反正大家不照面,不開心就走客訴就好了,而這樣的模式反而比較能獲利(第三方支付)。

    如果網購、電子錢包、第三方支付這樣的消費型態成為常態,實體店面存在的價值與不可被取代性在哪裡?因應新的消費型態而導致實體店面消失、式微、走入歷史...,我們還能哀嘆回憶不見了嗎?

    沒有人走進實體店面消費,實體店面如何賴以為生?如何為了維持大家的回憶而支撐著?

    因為網路傳言敦南誠品的消失而感到惋惜嗎?因為傳統市場的消逝而感到都市沒有活力嗎?我們又有做些什麼呢?還是,他們的消失,都是我們默默促成的呢?

    甚麼時候,連買一顆白蘿蔔都不再有任何一句對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