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

第五十三個願望:「諾瑪:米其林風暴」



    當「諾瑪:米其林風暴」出現在電影預告網頁時,我忍不住搜尋,最後買了預購票,當然也盡速爆肝看完了。

    電影一開始就出現強調食材的「TIME(當季)」、「PLACE(當地)」字眼,坐在電影院的我開始慶幸自己沒有浪費電影錢跟時間。

    位於丹麥的諾瑪被封為全球最棒的餐廳,以北歐當季、當地食材做料理的宗旨,了解食材的特質、發揮食材的潛力,甚至透過食材展現地方特色、激發供應食材的相關人員自我提升的動力,在遙遠的北歐提供全球餐飲業者不同視野,也吸引全世界的人專程到丹麥朝聖、提升丹麥觀光產值。

    然而,諾瑪廚師長卻是來自馬其頓的移民,在丹麥被種族歧視的穆斯林,以及,來自一個與餐飲業完全無關的家庭。現在,他被封為「廚界莫札特」。

    無意探討劇情或諾瑪的成功之道,只分享我個人--一個在五年前完全是個餐飲門外漢的角度來思索我們的餐飲現況,心得感想。

    生在台灣,我們很幸運地可以恣意享受四季皆能生產的新鮮農產,有時太幸運,我們反而不在意「當季」、「當地」,卻在意物美、價廉、快速、CP值高。所以,在地特色反而被經濟思維凌駕,當「控制成本」變成普遍餐飲業經營的最高指導原則,一來我們會期望以量制價,「當季」、「當地」就不是最重要,於是採收、栽種的過程環不環保、友不友善,就不是一個餐飲業者採購的優先原則。此外,當餐飲業只設低標,從業人員就不去思維發揮食材特質,只求盡速餵飽外場飢腸轆轆又易怒的消費者就好--反正他們也不在意。

    一開始從事餐飲業,真的會被這樣的奇怪互動搞得很混亂,尤其是被客人催促、責備時。「別催,至少要等我把食材煮熟吧?!」、「別只是嫌貴,食材成本就是這樣,我們實在沒賺多少啊!」、「來用餐時開心一點好嗎?這一頓餐飲業者可能只從您口袋裡賺幾十塊而已,別頤指氣使好嗎?!」後來一切都要自己釋懷,當然,透過熟客的建議根鼓勵,我們慢慢跳脫這樣的惡性循環。

    當然,我們遇到的情節「諾瑪」也遇到了。廚師長受訪時也說「那些只衝著第一名來我們這裡用餐的人,很多是混蛋,謝天謝地他們不來了!」哈哈!當然他說的是氣話,但也有幾分真實。身為一個餐飲業者,最感謝的就是客人的理解與食物進他們嘴裡與料理者產生的共鳴。而端上桌的一餐飯代表的不僅僅是廚房裡忙到翻掉的心血,也需要食材供應商的盡心盡力,如果我們只在意表面效益,卻不去認識、關心產地到餐桌的流程,想做到食農、食育的整體提升,路途仍是漫長。

    最後,要提到的是身為馬其頓人的廚師長,儘管遭受許多不公平待遇或者嘲笑、挫折、批評,但當他站在廚房裡的時候,該要求的就要求,甚至每個細節都嚴格把關,這樣的人格特質,實在是我們必須好好自我檢討的--當初衷是對的,我們就要勇往直前。

    這幾年台灣的社會氛圍是低迷的,大家總是大嘆景氣不好,但思索人生的高低起伏或遭受的挫折壓力,其實,我們得到的考驗真的還是微不足道,不管處身任何產業,我們要放在腦海的是如何改變現狀,而非接受現狀。

    僅分享劇中一位善於採集海膽的漁人所說的:我不認為誰可以激發我,除了我自己。但他激發了我,讓我想要追求更好的品質、挑戰更好的表現。--如果透過餐飲供應能創造如此正向的動能,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