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

第四十一個願望:雞肉的滋味


  我們一直是南投和豐農場的雞蛋愛用者,四年來和豐農場的雞蛋陪我們走過多次的禽流感之類的疫情風暴,我們的蛋都讓我們很有信心端出去。

    發現和豐農場的因緣是來自一本「風和日麗」的書,當時為了找到令我們放心的蛋,花了不少功夫,跟和豐農場叫蛋之後,有感覺蛋黃比較濃郁,煮出來的效果比較扎實,但真正感動的是農場主人陳大哥總是半年主動給我們一張檢驗報告。

    有時候遇到禽流感疫情、市面上「福利蛋」的消息...,我們總會打電話問陳大哥狀況,他從不用華麗的字眼閃爍其詞,例如禽流感,他會說:「如果我這裡也中標,應該全部的蛋都不能吃了,你們擔心,沒關係,我附一張檢驗報告給你們。」、「台灣的雞沒辦法出產真正的有機蛋,環境真的不允許。」http://www.foxnews.com/leisure/2016/01/11/cage-free-free-range-and-more-how-to-decode-your-egg-carton/

    有時候蛋量不足,他就直接過很久才出貨給我們,問陳大哥過年前光雞的供貨狀況,他說:「我的雞要養足120天,全部數量只有一千多隻,要供應全台灣,如果沒有就沒有了,我現在沒有辦法回答你。」完全不走服務至上的路線。和這樣的農家相處久了,我們也習慣農產看天吃飯的模式,不再像一開始那麼大驚小怪。而這樣的陳大哥也不會主動跟我們行銷其他商品,連我們開始跟他叫光雞,也是因為「好食機」的緣故。

    第一次吃到和豐農場的雞肉,真的感到驚艷,這滋味和小時候吃到的雞肉一模一樣。為什麼要這麼誇張地驚艷?小時候家裡有養雞,雞肉吃起來總是韌韌的,咬久了雞肉甜味還是久久不散,但長大後吃到的雞肉肉質較鬆散。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自己嘗試下廚,去超商買雞腿回來料理,沒想到味道怪怪的,我很失望,以為是因為自己不會煮,後來才發現願來雞肉的味道和養殖方式有關。

    很多事情都需要比較才知道差異性,有些時候也必須放下執念才能體會出乎意料的品質。以前總認為服務至上、品質一致性,現在倒覺得「理解」產品源頭、接受某種程度的不完美,才是硬道理。

    求學、工作、經營也是一樣,前陣子和店裡的美眉聊到上課風氣的問題,他說:「不知道上學能學到什麼,所以感到很焦慮。」我也曾這樣焦慮過,大三就覺得該畢業了,每天當學生真的讓人很不安。十幾年後聽到美眉這樣的感受,我說:「焦慮是應該的,焦慮不一定會有什麼作為,但有焦慮表示有思考,人生都必須經過這樣的過程,慢慢找路。」

    這和養雞像不像?我們要選擇當速戰速決的肉雞?還是和豐農場養足時間的雞?

    比喻好像有點怪怪的...

    阿甘正傳裡有一句台詞說:「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」,或許我會說:「人生就像雞肉的滋味」滋味飽滿或者鬆散無味,端看自己選擇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