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

第六十六個願望:風和日麗


    今天是「世界地球日」,台北一改數日的酷熱,下了雨還帶點涼意,氣溫18-21度。

    原本對於氣候變化是無感的,畢竟過去成天坐在辦公室內享受著空調,外頭天氣如何?是陰是雨?是冷是熱?對我的生活沒有多大影響。

    現在有感,是因為進了廚房並且賴以為生。

    極端氣候對廚房的影響是什麼?首先最不喜歡的就是要開始使用冷氣了--最近這幾年越來越熱,開冷氣的日子越來越多,而開冷氣的電費是不開冷氣的兩倍,享受涼爽氣溫的同時,我們也為電費心裡淌血。第二,開始擔心蛤蠣不開心,平常品質很好的蛤蠣遇到天氣熱時,不是打開很臭就是充滿沙,一顆壞蛤蠣壞了一鍋麵。第三,雞蛋可能缺貨。天氣熱雞比較不下蛋,所以有時候必須忍受沒有蛋的缺口。第四,一而再再而三的颱風侵襲,菜來不及長颱風卻一波一波到,曾經九層塔從一斤50元漲到一斤450元,只能耐心等候菜價回穩。第五,不該冷的時間爆冷,許多蔬果不是凍傷就是凍死。第六,隨時會限水限電。面對這些狀況,以及開始接觸與餐飲相關的資訊後,才發現我們現在的豐衣足食,其實是拜這片土地的豐厚生產力,但這豐厚的生產力卻因為我們沒有節制的揮霍,出現了枯竭的疲態。

    今年,感受明顯的是很少看到明朗的天空。幾年前去了上海,每天都是灰濛濛的,心裡很納悶:為何上海沒有晴天?沒幾年後的台北每天也是灰濛濛的,我才頓悟到--原來不是沒有晴天,而是因為空氣太差。

    現在,期待一個風和日麗,好像沒那麼簡單。

    世界地球日的當下,實在不知道未來我們還會面對什樣的氣候跟環境。


    上週去了一趟凱道參加「來陪我們的原民家人,吃個爆米香野餐會」,比較原住民要求退回《原住民傳統領域劃設辦法》的理由與官方回應,發現雙方彷彿是兩條平行線,沒有交集。原住民對於土地的概念是「共享」,而我們平地人對於土地的概念多半是「私產」,猶如原住民在夠用的當下不會為了儲蓄、牟利而竭盡地力,但平地人卻會以更努力的方式工作、擴展私人領域、不斷開發。

    孰是孰非?或許無法三言兩語評斷,但面對眼前環境破壞的狀況,我卻非常認同原住民的價值觀--土地不屬於任何人。

    只是,那天參與的人數不多,他們已在凱道露宿兩個月,至今仍得不到官方較具理解與誠意的回應--官方論點非常漢人思維,不管他們自以為做了多少讓步,不同價值觀、不同生活哲學下,官方無法設身處地理解原住民的被剝奪感,反觀當時為了選舉所下的承諾就十足騙票嫌疑。

    日前又出現一則不吃不喝幾年才買得起房子的新聞,這座島的土地因為財團不斷地透過各種方式私有化,並且化整為零、化零為整高價銷售及大量開發,主導權掌握在少數人手中,眼見小島破碎汙染,身為一般公民越來越沒有自主選擇、公民不合作的力量,而當財團、官方利益一致,誰還在乎這片土地、我們生存的環境會變得如何?否則,亞泥怎麼還有資格繼續開採?蘭嶼核廢料怎麼可以再繼續堆放?相較巴奈、馬躍˙比吼的訴求,哪一種才是真正想把我們安身立命的土地好好留給子孫的謙卑態度?

    氣候巨變,財團勢大,有時迷惘明日。只能期待風和日麗,常在。








   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