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第十三個願望:神啊!請給我多一點時間!

搭配蓁豆家板豆腐的職人豆腐涮肉
    連假期間約了難得一見的老同事、好姊妹晚餐。其實大家都在台北市活動,但因為工作、因為外務...,因為很多原因跟藉口,所以即便認識了十幾年,沒有一起工作後,卻見不上十次面。如此難得,所以想挑一間既可以慢慢吃、又可以讓我學習的餐廳,於是我們來到大稻埕一家台味的法式餐廳。

    為什麼挑大稻埕?一樣,大稻埕曾經是我幾乎每天都會走上一遍的地方,迪化街、安西街、涼州街...,哪個街角有什麼特色或熱情的大哥大姊幾乎如數家珍,離開工作岡位後,也將近五、六年沒過來了。晚上抵達餐廳門口,心裡一陣驚呼,原來從台北橋上看見的紅磚式樓房一樓,就是餐廳的位置。那是我喜歡的閩式建築,當年在蓋的時候因為鄰近淡水河,私心認為會冬冷夏臭所以不看好它,沒想到如今落成後如此讓人驚艷。

    這間餐廳很有趣,一樓有幾個位置是空的,但入內詢問後發現已經有人訂位了,原則上外場服務生應該會安排候位,但服務員卻說:「不好意思,可能沒辦法喔!我們沒有限制客人用餐時間,所以不知道哪時候才能為您安排座位。」言下之意好像希望我打退堂鼓。「可是有那麼多空位,如果他們沒來的話呢?」「不好意思,這個時間我真的沒辦法確定。」「好,反正我朋友還沒來,我先等看看。」等待期間有人陸續離開,服務員依舊只先服務有打電話訂位的客人,空位依舊沒人入席。或許是禁不住我一問再問,終於給了我們兩人座。「抱歉,位置有點小。」服務員甜美地致意。

    覺得蠻有趣的,大稻埕因為許多文創進駐,所以有許多不同以往的店家林立,我在想,這樣不太像一般商業餐廳的經營模式,會不會跟文創思維有關。

    隔天,上了陽明山的草山行館喝下午茶,一行人大約下午一點半到達行館門口,問了櫃檯才知道午餐時間已經過了,必須等到兩點半才可以入內使用下午茶。「麻煩先登記,待會兩點半再來拿號碼牌。」心想,可能是因為這裡是國家公園,所以需要登記跟拿號碼牌兩個動作吧!在一旁觀察到後續有人登記,時間已經往後延到兩點四十五分...,人數管制算是很嚴謹。兩點半入內點餐,服務人員不少,但總少了那麼一種餐飲從業人員那種「俐落」的感覺,使用下午茶的一個多小時之間,已經聽到兩、三次瓷器與地板碰撞的聲音(就是打破了),大家感覺很忙,但客人真的不多啊!

    當然,放假也會想吃速食,所以某一餐是在麥當勞解決的。踏入麥當勞時,頓時感到沉重,眼前盡是國中生,忙自拍、忙發呆...,還有媽媽帶小孩來玩,自己卻在座位上睡了起來。以前覺得麥當勞窗明几淨,但這一餐我卻覺得吃得很無味,有兩位工作人員經過我的位置,看起來是工讀生、腳都彷彿受傷般一跛一跛的,彎腰駝背很沒朝氣。我速速用完立刻離開,果然是速食店。

    連假期間接受服務的經驗,怎麼讓我五味雜陳,很難具體形容?

蓁豆家板豆腐必須泡生飲水保存,每天換水。
    連假最後一天開始為隔天餐館營業暖身,補貨、備料是免不了。騎著摩托車來到蓁豆家買板豆腐,剛好是老闆娘在。老闆娘追求提供安全的豆製品,從原料、製造過程都斤斤計較,所以我們吃過他的豆腐跟豆漿之後,就再也沒有買過其他家的豆製品了。「我蠻佩服你們的,居然一直都有來買我的豆腐。」一時滿頭霧水。大姐接著說:「很多人只買一、兩次,但都對外宣稱使用我的豆腐,甚至還用我的檢驗報告。」聽了心裡一震,原來還有這種障眼法。

    坦白說,蓁豆家的豆腐處理起來還真麻煩,買回來之後要換飲用水保存,不然豆腐很快就會變質,蓁豆家又離我們餐館太遠,天天買又有執行上的困難,所以為了使用蓁豆家的豆腐真的有多花了一點心思。但,他們東西好,值得啊!

    綜合這幾天獲得的服務經驗,發現自己有點茫然的思緒有點聚焦了。一切都跟「心」有關。大稻埕文創餐廳,想要展現自我特色,卻少了傳統「吃飽沒」的熱情;草山行館為了有個供餐的服務而規畫一個餐廳,卻沒有足夠的經驗或訓練,所以客人不多卻窮於應付;麥當勞缺乏一致性管理,所以失去以往給人朝氣、歡樂的感覺。蓁豆家,製作很傳統的豆腐、提供很基本的豆類商品,但卻為我補足能量。

    此時,突然感覺一味「經營」追求利潤並不是創造幸福的來源,但「用心」卻可以,因為「用心」願意理解需求、願意改變、願意進步。可是,「用心」很辛苦,「用心」很難只談利潤,「用心」可能要付出更多...。

    所以,只能求神了!神啊!能多給我一點時間嗎?可以想辦法擠出利潤、想辦法找出需求、想辦法進行改變、想辦法追求進步...,給我們多一點時間繼續經營,並給我們時間體悟。說得有點雜亂,但這社會壟罩著難以言喻的悶,我堅信,那是因為我們不敢、不夠「用心」的緣故。

    希望神多給一點時間,讓我們一起去驗證!

謹分享關於蓁豆家的報導:

良心好豆 癌婦天兵賣豆製品 好態度決定真食物

 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finance/20150305/36418491/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